首页 > 猫咪资讯 > 破译猫的10个常见行为误解

破译猫的10个常见行为误解

编辑:小欧 2022-08-16

猫作为宠物越来越受欢迎;它们是聪明、深情、神秘的生物。尽管如此受欢迎——也许是因为它们的神秘气息——人们对猫有许多误解,这些误解导致了这些动物的社交和身体问题。

以下是关于猫科动物的10个常见但错误的假设,以及它们背后的真相。

破译猫的10个常见行为误解

1. 猫是独居动物,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。

假的。分离会给猫带来压力。具体来说,分离焦虑可能表现为在垃圾箱外大小便、发声、呕吐、过度梳洗、食欲不振、离开时焦虑或返回时热情问候等行为。为了让你的猫开心,有必要限制它们独处的时间,并通过玩耍、爱抚、食物玩具和栖息的形式为它们提供刺激和互动。如果你有一只压力极大的猫,有必要与你的兽医预约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。

2. 猫砂盆问题总是一个无法解决的行为问题。

假的。不使用猫砂盒可能与医疗问题有关,也可能是由压力或焦虑引起的,所以首先要去看兽医。一旦你确定了原因,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重新训练你的猫进入盒子,包括使用猫的信息素,改变猫砂和使用的盒子的类型,增加猫砂盒的数量,以及制定你家周围盒子的摆放策略。

3.猫抓人是因为它们很卑鄙。

假的。猫会因为各种原因抓人的皮肤。有时猫用爪子来表达愤怒——例如,如果没有以正确的方式抱着或抚摸它们。有些猫在玩耍时抓东西;如果发生这种情况,原地不动,把你的猫转向一个玩具。潜在的医疗问题,如关节炎,也可能是罪魁祸首,导致你的猫感到不舒服,使它更容易发怒。如果这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,去看你的兽医是必须的。

4. 猫会吸干新生婴儿的生命。

假的。猫会把婴儿肺里的空气吸走的说法只是坊间流传的说法;从来没有一个医学上证实的事件发生过。事实上,如果猫和婴儿的互动总是在成年人的监督下,并且在早期就解决行为问题,它们就可以建立深厚的感情,相处得很好。

5. 猫从来不需要特别的玩耍时间——它们自娱自乐。

假的。当猫被给予日常活动时,它们会茁壮成长。每天几次与你的猫分享几分钟的玩耍时间,可以减少讨厌的行为,比如你的猫在清晨把你叫醒。许多猫甚至喜欢出去散步,可以教它们用皮带牵着走。

6. 猫从不和其他猫和睦相处。

假的。猫经常喜欢有其他猫的陪伴。如果你要领养一只小猫,你最好从一窝小猫中领养几只,这样可以增加它们建立感情并享受彼此陪伴的机会。根据猫的不同,你也可以把另一只成年猫带回家。

7. 抓家具的猫有行为问题。

假的。猫喜欢抓,因为这样可以磨尖爪子,缓解焦虑,释放能量,标记领地。期望你的猫不挠是不公平的,因为挠是一种完全正常的行为,对你的猫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。不过,你可以在你家重要的地方放置抓木桩,把它的爪子引到合适的地方。

8. 猫在兽医办公室总是会惊慌失措,而你也无能为力。

假的。猫需要定期的兽医护理,但不幸的是,很大比例的猫不经常去看兽医,主要是因为主人认为这样的拜访对猫来说是有压力的。但定期看兽医是至关重要的,因为他们有助于发现你的猫的医疗状况,即使他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,你可以看到。全国各地的医院更普遍地使用“无压力就诊”协议,包括温和的处理、针对猫的候诊室和有趣的食物和玩具,以减少猫的焦虑。如果你的猫在去诊所看病时遇到困难,向你的兽医咨询如何帮助减轻这种经历的压力。

9. 小猫和猫会自己长大,不需要训练。

假的。猫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周有一个社会化阶段,在2 - 7周大的时候,它们会了解周围的环境以及什么是“安全的”和“不安全的”。这是帮助你的猫适应环境和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关键时刻。甚至有小猫社会化课程,可以帮助你的猫咪建立信心,增加他的社交能力。

10. 猫叫没有任何意义,可以被忽略。

假的。诚然,过度的喵喵叫有时会有点烦人。但你的猫对着你喵喵叫是因为这是它的交流方式。猫通常会因为喵喵叫而得到奖励;如果你的猫持续不停地叫,它会引起你的反应——通常是爱抚它或拿出开罐器。然而,过多的喵喵叫可能会导致一些医学问题,比如痴呆、甲状腺机能亢进和高血压,这意味着你的猫如果有过多的喵喵叫,应该由你的兽医调查,而不是置之不理。

相关标签:猫咪行为,误解

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热门推荐

相关文章
广告
热门标签
所以对于狗狗来说不要一直吃鸡蛋